|
與似表弟游石門懷蹈元時中用高字韻 / 作者:李彌遜 |
逼人塵事等牛毛,袖手端須著眼高。
策蹇倦追千里馬,荷鋤安用百金刀。
病來避酒連三月,春半尋山第一遭。
不見鞭鸞兩仙吏,祗應上界變分曹。
|
|
與似表弟游石門懷蹈元時中用高字韻解釋: 詩詞:《與似表弟游石門懷蹈元時中用高字韻》
逼人塵事等牛毛,
袖手端須著眼高。
策蹇倦追千里馬,
荷鋤安用百金刀。
病來避酒連三月,
春半尋山第一遭。
不見鞭鸞兩仙吏,
祗應上界變分曹。
中文譯文:
紛擾塵世之事微不足道,
我收起手來,端正仰望遠方。
勉力追逐千里馬已感厭倦,
手持荷鋤,斧頭卻安然無用。
病患來襲,我避開酒宴三個月,
春天中旬,第一次踏足山野。
不再見到仙騎鞭策的兩位神仙吏,
或許他們已升入上界,改變了差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李彌遜對塵世瑣事的淡然態度和對高遠境界的追求。他認為世俗的紛擾與瑣碎不值一提,因此他選擇袖手旁觀,目光放眼遠方,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然而,他也表示自己在追求卓越過程中感到厭倦,因為追逐千里馬帶來的疲憊。他拿著荷鋤,卻發現百金刀已然無用,暗示他認識到物質財富對于追求高尚境界的無關緊要。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在疾病降臨時的隱忍與避世情懷,他選擇避開酒宴,遠離塵囂,專心治療自己,這顯示了他對健康和內心平靜的重視。春天中旬,他第一次去山野尋找片刻寧靜,這次經歷對他來說是獨一無二的。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仙境的向往和對仙人的思念,他感嘆自己再也不見到那兩位仙騎鞭策的神仙公務員,認為他們可能已經升入上界,改變了職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逼人塵事的輕視、對高遠境界的追求以及對疾病和安寧的思考,展現了作者李彌遜獨特的人生態度。他以一種超然的姿態面對世俗紛擾,將追求遠大目標置于重要位置,強調精神追求的價值。在疾病困擾時,他選擇避世,尋求身心的平靜與康復。整首詩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理想境界和仙境的向往。
此外,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如牛毛、千里馬、百金刀等,以及對鞭鸞兩仙吏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高尚境界的追求和對人生意境的思考,呈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