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華子嶺初見黃山天都峰 / 作者:李彌遜 |
華子嶺頭云蕩胸,秋高木落萬山重,巨靈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
|
至華子嶺初見黃山天都峰解釋: 《至華子嶺初見黃山天都峰》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初次見到黃山天都峰的場景,以及對其壯麗景色的贊嘆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至華子嶺初見黃山天都峰,
山嶺之巔云霧繚繞,使人心潮蕩漾。
秋高氣爽,萬山的紅葉紛紛飄落,
疊嶂重重,給人以沉重的壓迫感。
巨靈山脈猶如巨人之手,
撕開了山石,從中分出南北兩峰。
宛如巨人伸出的手指,
引領我進入天都的第一峰。
這首詩以華子嶺初次見到黃山天都峰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黃山壯麗景色的震撼和敬畏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象和比喻手法,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境和景觀的雄偉之美。
詩意上,詩人通過描繪華子嶺初次見到黃山天都峰的場景,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與神奇之處。詩中的云霧、紅葉、山石等形象,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變幻多姿,同時也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詩人將巨靈山脈比喻為巨人之手,以此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黃山的高聳與峻拔,使讀者感受到了山勢的雄偉和無窮的力量。整首詩以其意象瑰麗、意境深遠而給人以美的享受與思考。
賞析上,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黃山的壯麗景色。詩人巧妙地運用比喻手法,使得詩中的景物更具有象征意義,增強了整首詩的藝術感染力。讀者在欣賞這首詩的同時,也能體會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互動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遠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