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杯渡塔 / 作者:李彌遜 |
青松轉路頭,白塔枕山肋。
錫飛歸上方,杯渡空法跡。
真源不可取,香火供晨夕。
客至變忘言,荒庭秋草積。
|
|
杯渡塔解釋: 《杯渡塔》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松轉路頭,
白塔枕山肋。
錫飛歸上方,
杯渡空法跡。
真源不可取,
香火供晨夕。
客至變忘言,
荒庭秋草積。
詩意:
《杯渡塔》描繪了一幅寺廟景象。詩中通過描寫青松、白塔、僧人和佛教儀式的場景,表達了對佛教信仰和禪修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詩詞展示了人與自然、人與宗教的相互關系和內心的寧靜。
賞析:
首句“青松轉路頭”,通過描繪青松轉彎的景象,表達了人們在尋求心靈的安寧和真實之路上的追求。白塔作為寺廟的象征,枕在山脈之間,展示了佛教與自然的和諧融合。
第二句“錫飛歸上方”,描繪了僧人離開塵世歸向上方的景象,強調了修行者超越塵世纖俗的追求。杯渡空法跡,意味著修行者通過禪定和冥想,超越了塵世的種種幻象,獲得了內心的寧靜。
“真源不可取”,表達了詩人對真理無法通過言語和形式來表達的理解。香火供晨夕,指的是僧人們每天早晚燃香祭拜佛像,表達對佛陀與佛法的敬仰和信奉。
“客至變忘言,荒庭秋草積”,描繪了當客人到來時,僧人們拋卻塵世的紛擾,心境變得寧靜,荒庭中秋草的景象也寓意著禪定修行者淡泊名利的心態。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佛教儀式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人與自然、人與宗教的和諧共生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