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雨阻游昭亭有作 / 作者:李彌遜 |
浪跡隨方寄,窮途觸事諳。
雨逢春甲子,江滿地東南。
客鬢霜前落,詩情酒外酣。
上方愁獨往,藜杖許同參。
|
|
久雨阻游昭亭有作解釋: 《久雨阻游昭亭有作》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游子因為長時間的雨季而被困在昭亭,寄情于詩作和酒,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無奈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詩意:
這首詩以游子為主人公,通過描繪雨季中的困境與無奈,表達了游子對自由和追求的渴望。他描述了自己漂泊的生活,無論身在何處,都能以詩作為寄托,用酒來排遣寂寞和憂愁。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自身感受,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將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表達得淋漓盡致。首句“浪跡隨方寄,窮途觸事諳”描繪了游子漂泊的生活狀態,他無論身處何地,都能隨處寄托自己的情感。接著,詩人以“雨逢春甲子,江滿地東南”描繪了長時間的雨季,給游子帶來的困境和無盡的憂愁。在這樣的環境下,游子的生活變得孤寂而無奈,他的鬢發被霜露打濕,但他仍然通過詩作和酒來尋求片刻的安慰和忘卻。“上方愁獨往,藜杖許同參”表達了游子對追求自由和超越困境的渴望。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為線索,通過對外界環境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自由與困境的思考和追求。這種寄托于詩作和酒的心境,既是游子面對困境的一種逃避和宣泄,也是他對自由和理想的追求。整首詩意境優美,表達了人們在困境中追求自由和心靈寄托的普遍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