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寄友人 / 作者:李彌遜 |
結廬人境經過少,晚起長遭稚子催。
閑處赤心憂國盡,病中白發愛山回。
林泉可使居無竹,風雨空嗟摽有梅。
不遣悄奴頻過我,欲將懷抱向誰開。
|
|
山居寄友人解釋: 《山居寄友人》是宋代李彌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山居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清靜山居中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
詩詞的中文譯文:
結廬人境經過少,
晚起長遭稚子催。
閑處赤心憂國盡,
病中白發愛山回。
林泉可使居無竹,
風雨空嗟摽有梅。
不遣悄奴頻過我,
欲將懷抱向誰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彌遜在山居中的生活。詩的開頭,他說自己結廬于山間,很少有人來往,表達了他追求寧靜的心境。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晚起的習慣,卻被年幼的孩子催促起床,這里表現了歲月的流轉和生活的瑣碎。
詩的第三、四句表達了詩人閑暇時心系國家的憂慮,他的赤誠之心已經全然投入到國家的事務上。然而,當詩人生病時,他白發蒼蒼卻更加熱愛山居生活,這體現了他對山林的深深眷戀和詩人對自然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表達了在山居中,他不需要竹子作為居所,而是享受林木和泉水的陪伴。他對風雨的感嘆,暗示了他在山中對自然景物的感慨和贊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不愿意讓憂慮和煩惱頻頻打擾他的山居生活,他希望將自己的心意寄托給誰呢?這是一個開放的問題,也是對讀者的思考。
整首詩以自然山居為背景,表達了詩人追求寧靜、熱愛自然的情感和生活態度,同時也展現了他對國家憂慮的關懷。這首詩通過細膩而含蓄的描寫,給人以靜謐、深思和思考的空間,讓讀者在閱讀中與詩人的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