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學士史秋初四首 / 作者:李彌遜 |
樹冷饑蟬猶亂吟,風檐琴瑟露寒侵。
妻孥工作無衣態,卻恨清砧動好音。
|
|
次韻學士史秋初四首解釋: 《次韻學士史秋初四首》是宋代李彌遜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樹寒蟬餓仍不停鳴,風檐上的琴瑟被露水的寒冷所侵襲。妻子和孩子辛勤勞作,卻沒有足夠的衣物保暖,令我心生遺憾。我卻羨慕起被清晨的砧杵敲擊所激發出的悅耳音響。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初的景象。樹木已經凋零,蟬雖然感到饑餓,卻依然發出聲音。風吹過屋檐,琴瑟受到露水的浸潤,表現出寒冷的氣息。妻子和孩子辛勤地勞作,但卻沒有足夠的衣物來保護自己免受寒冷的侵襲。詩人對此感到心生遺憾,覺得自己無法給予家人更好的生活條件。然而,詩人卻羨慕起清晨敲打砧杵所產生的悅耳音響,這種音響代表了勤勞和努力的象征,與詩人目前的境況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為背景,通過描繪寒冷的秋天和家人的貧困狀況,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愧疚和無奈之情。詩人覺得自己無法滿足家人的需要,對此感到懊悔和遺憾。與此同時,詩人對勤勞和努力的品質心生羨慕,也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努力改善家庭的處境。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家庭生活和自身境況的描繪,詩人折射出社會中普通人的辛勞和奮斗,傳遞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努力的認同。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使讀者在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對未來的希望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