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學士史秋初四首 / 作者:李彌遜 |
何日刀頭水石間,婆娑猶得一官閑。
杖藜早晚尋幽處,望斷秋空不見山。
|
|
次韻學士史秋初四首解釋: 《次韻學士史秋初四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何日刀頭水石間,
婆娑猶得一官閑。
杖藜早晚尋幽處,
望斷秋空不見山。
譯文:
什么時候能夠在刀山火海之間,
依然保持官場中的閑適。
拄著拐杖,背著簍筐,早晚去尋找幽靜之地,
但仰望秋天的天空,卻看不到山巒。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官場生活為背景,表達了詩人渴望遠離紛擾,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心情。詩中的刀頭水石代表世俗的磨難和困擾,官場的忙碌和壓力。詩人希望能夠在這些困境中找到一份官位上的閑適和自由,去尋找一片幽靜的避世之地。然而,當他仰望秋天的天空時,卻感到山巒的缺失,這或許也暗示了他追求的理想之地在現(xiàn)實中難以實現(xiàn)。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官場生活的對比,抒發(fā)了詩人內心的愿望和掙扎。詩人在忙碌的官場中渴望一份寧靜和自由,希望能夠在茫茫世界中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幽靜之地。詩中的刀頭水石和望斷秋空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他面臨的困境和內心的迷茫。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以及他對現(xiàn)實的無奈和困頓。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追求,同時也反思自己對于自由與現(xiàn)實的關系,引發(fā)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