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遇樂(學(xué)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與西山相對·因生日,以詞見意) / 作者:李彌遜 |
一水如繩,兩山如翼,綠野如繡。
松院干霄,筠莊枕浪,攬盡溪山秀。
水南水北,竹輿蘭棹,來往月宵花晝。
問人間、天上何處,更尋大圍小有。
人言拒梗,功成仙去,丹鼎夜寒光透。
喚取云英,煉成石髓,日月齊長久。
煩君挾我,朝元真闕,兩翼羽輕風(fēng)驟。
此時看,小茅峰頂,有云貫斗。
|
|
永遇樂(學(xué)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與西山相對·因生日,以詞見意)解釋: 《永遇樂(學(xué)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與西山相對·因生日,以詞見意)》是宋代李彌遜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美景,表達(dá)了對長久、和諧、幸福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條水像繩子一樣,兩座山像翅膀一樣,綠野像繡花一樣美麗。松院高高插入云霄,竹舟和蘭花劃過波浪,攬盡了溪山的秀美。水從南流到北,竹輿和蘭棹來往穿梭,有時在月夜里,有時在花晝間。問人間的事,問天上的事,尋找大圍和小有的地方。人們說拒梗功成仙去,丹鼎的寒光透過夜空。喚來云英花,煉成石髓,日月齊長久。請你帶著我,去朝元真闕,兩翼輕輕地風(fēng)吹。此時站在小茅峰頂,看到有云貫穿斗宿。
這首詩詞表達(dá)了作者對于和諧、美好、長久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山水田園的景色,表現(xiàn)了自然界的寧靜和美麗。詩中的水、山、松、竹、蘭等自然元素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給人一種寧靜、和諧的感覺。詩中也提到了仙境和神話的元素,通過描寫丹鼎、云英花等,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和幻想色彩。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神話傳說為背景,表達(dá)了對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描繪的山水田園景色的美麗和神秘感。作者通過對水、山、松、竹、蘭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xiàn)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美麗。詩詞中還融入了神話傳說的元素,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和幻想色彩。整首詩詞以理想生活為主題,表達(dá)了對于長久、和諧、幸福生活的向往。通過欣賞這首詩詞,人們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麗和神秘,也可以思考和追求理想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