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仙歌(次李伯紀韻) / 作者:李彌遜 |
殘煙薄霧,仗東風排遣。
收拾輕寒做輕暖。
問墻隅屋角,多少青紅,春不語,行處隨人近遠。
穿簾花影亂。
金鴨香溫,幽夢醒時午禽囀。
任拋書推枕,嚼蕊攀條,暗消了、清愁一半。
且莫放、浮云蔽晴暉,怕惹起羈人,望中凝戀。
|
|
洞仙歌(次李伯紀韻)解釋: 《洞仙歌(次李伯紀韻)》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于春天的喜愛和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殘煙薄霧,仗東風排遣。
輕輕整理著寒意,使它變得溫暖。
問墻角屋檐,有多少青紅,
春天不說話,行走時隨著人的近遠。
穿過窗簾的花影雜亂。
金鴨散發著香氣,溫暖宜人,
幽夢醒來時午后的鳥兒鳴唱。
隨意拋開書本,推開枕頭,
咀嚼著花蕊攀爬的枝條,
暗自消解了一半的清愁。
不要讓浮云遮擋了晴朗的陽光,
怕引起別人的牽掛,望著遠方凝戀。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詩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如殘煙薄霧、墻角屋檐、金鴨香溫等,形象地表達了春天的氣息和美景。詩人通過描寫花影、金鴨等細節,給人以溫馨和愉悅之感。詩人還以拋書、推枕、嚼蕊等動作,表達了對于寧靜、舒適、自由的向往。最后,詩人以浮云蔽晴暉、引起羈人等形象,表達了對于自由、寬廣的追求和對于牽掛的憂慮。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于自由、寧靜的追求。詩詞的意境優美,節奏流暢,給人以愉悅和舒適之感,是一首具有濃郁詩意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