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次向伯恭薌林見寄韻) / 作者:李彌遜 |
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
驚濤如許,夢魂無路絕橫流。
安得如云長翮,命駕不須千里,上下逐君游。
此計杳難就,注目倚江樓。
西風里,多少恨,寄歌頭。
飛奴接翼,為我三度下南州。
三得伯恭佳詞。
正是天寒日暮,獨釣一江殘雪,風獵碧莎裘。
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憂。
|
|
水調歌頭(次向伯恭薌林見寄韻)解釋: 中文譯文:
不見隱士,一個月比三個秋天還長。像驚濤一樣洶涌,夢魂無路可走,被橫流困擾。如果我有像云朵一樣長的翅膀,就可以不用駕馭千里,隨意地在上下游蕩。但這個計劃很難實現,我只能在江樓上注視著。西風里,有多少悲傷,寄托在這首歌頭里。我的仆人飛奴,為我三次下南州。三次得到伯恭先生的佳詞。現在正是天寒日暮,我獨自釣著江邊殘雪,風吹著碧莎裘。我和子浩然一樣豁達,一杯酒散去千萬憂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自由的向往和對現實的不滿。他想要像云朵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但現實卻讓他束手無策。他寄托了自己的悲傷和不滿在這首歌頭里,同時也表達了對伯恭先生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最后,他用釣魚和飲酒來宣泄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對豁達樂觀的態度。
賞析:
這首詩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向往和對現實的不滿。詩中的“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和“驚濤如許,夢魂無路絕橫流”等句子,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而“安得如云長翮,命駕不須千里,上下逐君游”這句話,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渴望。最后,詩人用釣魚和飲酒來宣泄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對豁達樂觀的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是一首優秀的詩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