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是出自《蘇軾》創作的“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總共“14”句,當前“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是出自第1句。
“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解釋: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這首詩的內容。原詩是蘇軾在特定背景下創作的,其標題《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可以拆分成幾個部分來理解。 1. “金山樓觀何耽耽”:這是對金山樓(位于長江入海口處)的描繪,形容樓閣高聳,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用“耽耽”一詞表達了樓閣在陽光下的耀眼與莊重。 2. “撞鐘擊鼓聞淮南”:這部分描繪了從金山放船到焦山的過程中聽到的聲音——鐘鼓聲。這里的“聞淮南”是指聲音傳到了淮河流域,這不僅表現了長江水系的廣闊,也暗示著船只已經接近目的地焦山。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94)任杭州知州期間所作。當時他因政務繁忙而登樓眺望,看到了金山高聳和聽到鐘鼓聲,這些自然景象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評價: 這首詩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長江水系的壯麗景色以及船行過程中的聲音,展現了蘇軾觀察敏銳、善于抒懷的特點。同時,也反映出宋朝時期人們對于自然美景的欣賞與向往。
查看完整“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