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劉道原寄張師民 / 作者:蘇軾 |
仁義大捷徑,詩書一旅亭。
相夸綬若若,猶誦麥青青。
腐鼠何勞嚇,高鴻本自冥。
顛狂不用喚,酒盡漸須醒。
|
|
和劉道原寄張師民解釋:
《和劉道原寄張師民》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仁義的重要性以及人生的境遇和人生態度。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仁義大捷徑,
詩書一旅亭。
相夸綬若若,
猶誦麥青青。
腐鼠何勞嚇,
高鴻本自冥。
顛狂不用喚,
酒盡漸須醒。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仁義的重要性,以及人們在追求仁義的道路上所面臨的境遇和態度。作者通過描繪不同的情景和形象,表達了自己對于仁義的理解和對于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精煉的語言,點出了仁義的重要性。第一句“仁義大捷徑”表達了仁義是通向成功和幸福的重要途徑,是人們應當追求的道德準則。接著,作者用“詩書一旅亭”來形容仁義的價值,將其與詩書文化相聯系,強調了仁義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接下來的兩句“相夸綬若若,猶誦麥青青”描繪了人們對于仁義的贊美和歌頌,表達了對具備仁義品質的人的稱贊之情。這里的“綬若若”和“麥青青”都是形容詞性的偏正短語,形象地表達了仁義的美好和清新之感。
接下來的兩句“腐鼠何勞嚇,高鴻本自冥”用寓言的手法表達了人們對于道德敗壞者的不屑和鄙視,以及對于仁義高尚者的敬仰。通過對比腐鼠和高鴻,作者表達了仁義和道德的區別,暗示人們應當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準則。
最后兩句“顛狂不用喚,酒盡漸須醒”則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態度的思考。作者認為,真正的顛狂和糊涂是不需要別人提醒的,而是應當自覺地去醒悟。這里的“顛狂”和“酒盡”都是借景抒懷的手法,通過對于人生狀況的描繪,寄托了作者對于理性和清醒的追求。
綜合來看,這首詩詞既表達了仁義的重要性,又通過對于人生境遇和人生態度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道德準則的追求。它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和人生哲理,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文學才華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