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王定民 / 作者:蘇軾 |
開緘奕奕滿銀鉤,書尾題詩語更遒。
八法舊聞宗長史,五言今復擬蘇州。
筆蹤好在留臺寺,旗隊遙知到石溝。
欲寄鼠須并繭紙,請君章草賦黃樓。
|
|
答王定民解釋:
《答王定民》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展開封卷,銀鉤筆跡光彩照人,
在書末題上了一首更加優美的詩篇。
它以八法的古老傳聞為基礎,
而五言詩如今又被重新擬作蘇州風格。
我的筆跡留在臺寺中,
遠方的旗隊也知道我到達石溝。
如果想寄去一卷鼠須和繭紙,
請你寫篇章草,賦予黃樓以華麗。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給王定民的回信。蘇軾通過描述自己的寫作情況和創作風格,表達了對王定民的謝意和敬意,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創作的獨特之處。詩中提到了八法,這是古代文人書法中的基本技法,而五言詩則是蘇州地區的典型詩體,蘇軾以此展示了自己的文學造詣和對地方文化的融入。他還表達了對王定民的期待,希望對方能夠回信并以自己的才華回賦一首華麗的章草作品。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蘇軾的創作風格和對王定民的回信。詩中的"開緘奕奕滿銀鉤"形象地表達了蘇軾寫作的興奮和筆跡的鮮明,"書尾題詩語更遒"則強調了他在書末題詩時的創作靈感和才華。通過提到八法和五言詩,蘇軾展示了自己對古代文學傳統的尊重和對地方文化的關注,同時也展示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上的獨特性。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蘇軾對王定民回信的期待,以及對對方才華的贊賞,給人以一種溫暖而期待的感覺。
整首詩詞簡潔明快,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和對比手法,展示了蘇軾的才華和對文學的熱愛。它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和期待,給人以親切和溫暖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