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鷓鴣(和通判送別) / 作者:葛勝仲 |
兩年人住豈無情。
別乘辭華四水清。
何事千鐘勤飲餞,故知一別未能輕。
解龜雖幸樊籠出,掛席還愁海汐平。
江草江花都是淚,驪駒休作斷腸聲。
|
|
瑞鷓鴣(和通判送別)解釋: 《瑞鷓鴣(和通判送別)》是宋代葛勝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年人住豈無情。
別乘辭華四水清。
何事千鐘勤飲餞,
故知一別未能輕。
解龜雖幸樊籠出,
掛席還愁海汐平。
江草江花都是淚,
驪駒休作斷腸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之情。詩人葛勝仲離別了朋友通判,他們相處了兩年之久,彼此之間必然有深厚的感情。離別之際,葛勝仲感嘆道:“兩年人住豈無情”,說明他們在一起生活了兩年,情感是深厚的。當別離的時刻來臨,船只已經準備好,水面上波光粼粼,清澈見底。葛勝仲不禁感嘆:“別乘辭華四水清”,離別之際,水面清澈,似乎寓意著他們之間的情誼也是清澈純粹的。
詩中提到了“千鐘勤飲餞”,意味著離別前的餞別宴會,葛勝仲感慨萬分,明白這次離別并不輕松。他說:“故知一別未能輕”,說明這次離別對他來說是非常沉重的,意味著他們之間的情誼難以割舍。
葛勝仲用“解龜”來比喻離開狹小的圈子,雖然離開的人可能會感到一絲解脫,但他卻憂心忡忡地表示:“掛席還愁海汐平”,意思是離開之后仍然憂心忡忡,心情并不平靜。江草和江花都被詩人視作淚水,表達了他內心的悲傷和離愁。最后一句“驪駒休作斷腸聲”,用驪駒的哀嘶來比喻詩人內心的痛苦和離愁,表達了他對別離的痛苦感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和深厚的友誼。詩人通過描繪水面清澈見底的情景,抒發了對友誼的珍重和不舍之情。他對別離的痛苦和憂傷以及對未來的擔憂都通過隱喻和象征的手法生動地表達出來,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和離別的痛苦。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別離的無奈,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離別的共鳴和思考。
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凝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離別的苦楚,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它展現了離別情感中的無奈和憂傷,以及對友誼的珍視和不舍之情,使讀者在欣賞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作者的真摯情感和情緒的起伏。整首詩詞通過巧妙的比喻和象征,將內心的痛苦和離愁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