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吳令) / 作者:葛勝仲 |
寶觀岧山堯飛雉堞,登臨恍欲升仙。
野桃官柳襯吳天。
春風寒食夜,遺恨在封綿。
聞道東溟才二里,銀濤直與天連。
憑誰都卷入芳尊。
賦歸歡靖節消渴解文園。
|
|
臨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吳令)解釋: 《臨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吳令)》是宋代葛勝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寶觀岧山堯飛雉堞,
登臨恍欲升仙。
野桃官柳襯吳天。
春風寒食夜,
遺恨在封綿。
聞道東溟才二里,
銀濤直與天連。
憑誰都卷入芳尊。
賦歸歡靖節消渴解文園。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高遠望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人事的思索。詩中以寶觀岧山作為背景,描繪了壯麗的山景和壯麗的風景,讓人有如升仙之感。野桃花和官柳樹點綴了吳地的天空,形成了春風寒食夜的美麗景色。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逝去時光的遺憾和思念之情。他聽說東溟離此僅有兩里,海浪直接與天空相連,讓他感嘆人生的短暫和渺小。最后,作者以賦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希望能夠回到歡樂的生活中,消解內心的渴望,享受文藝園地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川、花草和天空等元素,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詩以作者登高望遠的經歷為線索,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家園和歡樂生活的渴望,以及對心靈解脫的追求。
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寶觀岧山”和“堯飛雉堞”等,通過形象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同時,采用了對偶和押韻等手法,使整首詩詞音韻和諧,朗朗上口。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對人生和時間的思考,以及對心靈解脫的渴望。通過描繪山川和花草的美麗,以及對東溟和芳尊的向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追求,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