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送李彥時) / 作者:葛勝仲 |
出門西笑。
千里長安道。
不用引離聲,便登榮、十洲三島。
畫船珠箔,萍末水風涼,隨柳岸,楚臺人,景與人俱好。
應嗟見晚,玉殿生清曉。
正是妙年時,步承明、謀身須早。
軺車膚使,新逐凱歌回,恩綍重,彩衣輕,嘉慶知多少。
|
|
驀山溪(送李彥時)解釋: 《驀山溪(送李彥時)》是宋代葛勝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出門西笑。
千里長安道。
不用引離聲,
便登榮、十洲三島。
畫船珠箔,
萍末水風涼,
隨柳岸,
楚臺人,
景與人俱好。
應嗟見晚,
玉殿生清曉。
正是妙年時,
步承明、謀身須早。
軺車膚使,
新逐凱歌回,
恩綍重,
彩衣輕,
嘉慶知多少。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李彥時的作品。詩人離開家門,向西望去,心情愉悅。他將要走過長安千里的道路,卻不需要別人引導,就能登上輝煌的仙境,游歷美麗的地方。畫船上裝飾著珍珠箔,漂浮在水面上,微風吹拂著水面上的浮萍,涼爽宜人。詩人沿著柳岸行走,遇到了來自楚臺的人,周圍的景色和人物都非常美好。詩人感嘆時光匆匆,意識到天色已晚,玉殿中的清晨已經降臨。此時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刻,應該早早地追求光明,謀求自己的前程。華麗的轎車只是表面功夫,重要的是內在的修養,為了新的勝利而高歌回家,重要的是真誠的友情,而不是華麗的衣著。讓人們知道這一切有多少美好。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情感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李彥時的送別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人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的方式,將離別之情和對美好人生的追求融合在一起。
詩中的長安道代表著人生的旅程,詩人不需要引導,就能找到自己的榮耀和幸福之地。畫船、珠箔、水風涼爽的描寫,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與楚臺人和周圍景物相得益彰,形成了和諧的畫面。詩人通過描述清晨的玉殿和妙年時的追求,表達了對充實人生、追求光明的渴望。最后,詩人以軺車、彩衣和嘉慶的提及,暗示了表面的繁華和虛榮,并強調真誠的友情和內在的修養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愉悅的感受。同時,通過對人生旅程的思考,也引發了人們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