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 / 作者:蘇軾 |
風吹河漢掃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遙知金闕同清景,想見氈車碾暗塵。
回首舊游真是夢,一簪華發岸綸巾。
|
|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解釋: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是蘇軾的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風吹河漢掃微云,
微風吹動著河漢,掃過細小的云朵,
步屟中庭月趁人。
我步入臺頭寺的中庭,明亮的月光伴隨著我的腳步。
浥浥爐香初泛夜,
爐香才剛剛在夜晚中飄散,
離離花影欲搖春。
花影輕輕搖曳,春意漸濃。
遙知金闕同清景,
遙遠的地方,我知道金闕(宮殿)同樣明凈輝煌,
想見氈車碾暗塵。
我幻想著氈車沉重地碾壓著塵土。
回首舊游真是夢,
回首往昔的游玩,真如一場夢境,
一簪華發岸綸巾。
我現在已經年老,頭上只剩下一簪華發,身上穿著簡樸的絲巾。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展示了蘇軾細膩的觀察力和感受力。風吹河漢掃微云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和諧與動態,步屟中庭月趁人的描寫則表現了人與自然的交融與共生。爐香初泛夜和離離花影欲搖春的描寫則表達了春天的來臨和新生的希望。
在詩的后半部分,蘇軾通過對金闕和氈車的描繪,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地方,表達了對宏偉和輝煌的向往。最后,回首舊游真是夢、一簪華發岸綸巾的句子則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展現了作者對年華逝去和歲月無情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而深邃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與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藝術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