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辛稼軒 / 作者:劉過 |
臥廬人昔如龍起,鼎足魏吳如等是。
若結梅花為保社,林逋只會住孤山。
|
|
呈辛稼軒解釋: 《呈辛稼軒》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臥廬人昔如龍起,
鼎足魏吳如等是。
若結梅花為保社,
林逋只會住孤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劉過對自己的境遇和志向的思考。詩人自稱為臥廬人,意指自己長期隱居在山野間。詩人把自己比作昔日的龍,象征著自己曾經有過雄心壯志,有過崇高的抱負。但是現在的他,卻沉寂在孤山之中,不被人所知。
詩中提到的鼎足魏吳,指的是古代的鼎足之勢,意味著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這里可以理解為劉過曾經有過志向統一天下的追求,但是現實的局限和環境的限制使他無法實現抱負。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無奈和自嘲。詩人說,如果他能像梅花一樣堅守原則,保持高尚的品德,可能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持。而與他相反的是,林逋(另一位宋代著名詩人)則能夠適應社會,與世俗和解,因此能夠在社會中立足。而自己卻只能住在孤山之中,表露出一種無奈和自省。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境遇的反思,表達了劉過對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與無奈。詩人曾經有過追求雄心壯志的志向,但是現實的局限和環境的限制讓他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只能在孤山中黯然無聞。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自己與林逋的對比,進一步凸顯了自己的無奈和自嘲。
整首詩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寥寥數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展現了宋代士人的追求和掙扎。該詩體現了宋代詩人對于個人命運和社會現實的反思,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