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呂英父 / 作者:劉過 |
秋到家山冷不知,但驚風露入新詩。
低頭欲拜無東野,滿耳惟聞說項斯。
骨格昂藏云鶴瘦,吟哦凄斷雪猿悲。
文章已得真消息,三十科名未是遲。
|
|
寄呂英父解釋: 《寄呂英父》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秋天到了,我回到了家鄉的山上,寒冷的氣息使我不知所措。
我被突如其來的寒風和露水所驚動,于是寫下了這首新的詩篇。
我低下頭,想要向東邊的原野行禮,但卻只聽到了有關項斯的傳聞。
云鶴瘦弱的身姿隱藏在蒼白的骨架中,我的吟詠充滿了凄涼和斷續的雪猿悲鳴。
我的文章已經傳播開來,我得到了真實的信息,而我三十年的科舉考試成績也沒有耽誤。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過秋天歸鄉的心情。回到家鄉的山上,他感受到了秋天的寒冷和孤寂,這使他產生了詩作的靈感。他低頭想要向東方的原野行禮,但卻只聽到有關項斯的傳聞,這暗示了他在文學道路上的追求和不斷探索的心態。詩中的云鶴和雪猿等形象象征著孤獨和哀傷,凸顯了作者內心的憂思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文學成就的自豪,他的文章已經得到了真實的認可,雖然他三十年科舉考試的成績尚未出爐,但他相信自己不會錯過成功的機會。
賞析:
《寄呂英父》通過描繪秋天歸鄉的景象和作者內心的感受,展示了劉過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秋天的寒冷、風露、東野、云鶴、雪猿等,給詩詞增添了深厚的意境和情感色彩。詩的結構簡潔明快,語言流暢自然,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自己內心的感受,呈現出一種孤獨、凄涼的意境,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于自身文學才華的自信和對未來的憧憬。這首詩展現了劉過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文學的恒久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感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