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郭德順 / 作者:劉過 |
玉弟金昆共七人,典刑惟有此公存。
一區未盡揚雄宅,滿座常傾北海樽。
人品細看真第一,詩篇遠寄不辭頻。
筍輿歸路無人管,風雨瀟湘行暗村。
|
|
寄郭德順解釋: 《寄郭德順》是劉過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弟金昆共七人,
典刑惟有此公存。
一區未盡揚雄宅,
滿座常傾北海樽。
人品細看真第一,
詩篇遠寄不辭頻。
筍輿歸路無人管,
風雨瀟湘行暗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寄給郭德順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郭德順的贊賞和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玉弟金昆共七人”,這是指七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只有郭德順被留在京城,并承擔了典刑(指司法)的職責,為社會秩序的維護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詩的第二句“一區未盡揚雄宅”,表明了郭德順未能完成的重任,這里的“揚雄宅”指的是揚州的官署,意味著他未能完成在揚州的工作。接著,詩中提到了“滿座常傾北海樽”,北海樽是指酒桌上的酒壺,暗示了郭德順在朋友聚會時的豪爽和魅力。
接下來的兩句“人品細看真第一,詩篇遠寄不辭頻”,表達了作者對郭德順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詩才的贊美。無論從品德還是才華上,郭德順都是第一人。雖然郭德順身在他鄉,但他的詩篇卻遠寄頻繁,說明他的文學影響力和廣泛的交際圈。
最后兩句“筍輿歸路無人管,風雨瀟湘行暗村”,描述了郭德順歸鄉的旅途。詩中的“筍輿”指的是郭德順乘坐的馬車,而歸途中的風雨瀟湘和行走在暗村中,意味著他的道路孤寂和艱辛。這里的“無人管”也可理解為沒有人來相送,強調了他的孤獨和辛苦。
整首詩詞以寄托思念之情,表達了作者對郭德順的敬佩和惋惜。通過描繪郭德順的品德、才華和歸途的艱難,展現了友情和人生的真實感受。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現實和人情冷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