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金陵章侍郎 / 作者:劉過 |
龍虎東西兩踞盤,帝教彈壓此山川。
風行魏蜀三分國,浪靜江淮萬里天。
半壁旌旗佳麗地,十州鼓角郁蔥邊。
便當擊楫中流誓,莫使鞭為祖逖先。
|
|
上金陵章侍郎解釋: 上金陵章侍郎
龍虎東西兩踞盤,
帝教彈壓此山川。
風行魏蜀三分國,
浪靜江淮萬里天。
半壁旌旗佳麗地,
十州鼓角郁蔥邊。
便當擊楫中流誓,
莫使鞭為祖逖先。
【譯文】
在金陵,章侍郎表達了他的思考:
龍和虎在東西兩側蜿蜒盤旋,
皇帝的教化壓迫著這片山川。
風傳說魏國、蜀國和我們,三個分立的國家,
江淮之間萬里天空寧靜無波。
半壁江山旌旗飄揚,這片美麗的土地,
十個州的鼓聲和號角聲邊界蓬勃生長。
我們應當在船行中擊楫,發(fā)下誓言,
決不讓鞭子成為祖逖先生的遺憾。
【詩意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過的作品,他以《上金陵章侍郎》表達了對國家命運和自身使命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東西兩側蜿蜒盤旋的龍和虎,以及帝教彈壓山川的景象,展現(xiàn)了國家的動蕩和壓迫。詩人提到了魏蜀兩國與金陵的關系,表達了對國家分裂的憂慮。
然而,詩中轉折出現(xiàn)了江淮間的寧靜和萬里天空的安寧,似乎表達了一種對和平的期盼和對國家統(tǒng)一的渴望。半壁江山的旌旗飄揚,十州的鼓角聲邊界蓬勃生長,展現(xiàn)了國家的繁榮和邊疆的活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決心和信念,他在船行中擊楫發(fā)誓,決不讓鞭子成為祖逖先生的遺憾。這里的鞭子可能象征著失敗或屈辱,詩人希望能夠以自己的努力和奮斗,防止歷史重演,為國家的統(tǒng)一和繁榮作出貢獻。
整首詩描繪了國家的動蕩與統(tǒng)一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個人的責任感,展現(xiàn)了他對國家的熱愛和為國家奮斗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