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鄉人曹倅待聘為通州靜海宰及施博士 / 作者:劉過 |
茅葦連天昨已非,二年重到最堪悲。
芹宮尚有肩吾在,花縣猶存子建知。
躑躅南飛三繞樹,凄涼北望四愁詩。
東風若不均披拂,薦福仍然又斷碑。
|
|
贈鄉人曹倅待聘為通州靜海宰及施博士解釋: 這首詩是宋代劉過所作的《贈鄉人曹倅待聘為通州靜海宰及施博士》。下面是對該詩的分析:
《贈鄉人曹倅待聘為通州靜海宰及施博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鄉親的思念和憂慮之情。詩中描繪了茅草和蘆葦遮天蔽日的景象已經不再存在,但兩年重回故土,仍帶來了悲傷。茅草和蘆葦象征著鄉愁和鄉土之情,它們的消失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變遷,令詩人感到傷感。
詩中提到了芹宮和花縣,芹宮是指古代傳說中的宮殿,花縣則是指曹倅的家鄉。詩人表示芹宮仍然存在,即自己的家鄉依然保留著詩人的身份;花縣還存留著子建的知識,指的是曹倅的才華。這些描寫體現了詩人對鄉土的眷戀和對曹倅的贊美。
然而,詩人心中仍然充滿憂慮。他形容自己像一只停留在南方樹木周圍的鳥,徘徊不去。北方的景色讓他感到凄涼,他四處眺望,內心充滿了憂愁之情。這種凄涼和憂愁也可以理解為對鄉土的思念和對未來的不安。
詩末,詩人表達了對東風的期待。東風代表著春天和希望的象征,詩人希望東風能夠均勻地吹拂,帶來福祉。然而,即使東風再次吹拂,也無法恢復已經斷碑的景象。這句話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變遷不可逆轉的感嘆,也暗示了詩人對家鄉的擔憂和對未來的疑慮。
這首詩通過描繪茅葦消失、鄉土變遷以及對鄉親的思念與憂慮,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情感與牽掛。同時,詩人對東風的期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也展示了對未來的擔憂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深沉的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思緒和情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