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簏道中 / 作者:劉過 |
竹輿啞軋曉煙收,蒼玉巖巉萬里秋。
路轉(zhuǎn)羊腸回草徑,溪分燕尾繞沙洲。
愛山有癖須還債,覓句無工是不休。
晴得幾時尤更好,桂花蓓雷作針頭。
|
|
大簏道中解釋: 《大簏道中》是宋代劉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清晨竹輿默默行進,晨霧漸收;蒼玉巖峭立于千里秋色之中;道路蜿蜒曲折,如羊腸回草徑;溪水分隔成燕尾般繞過沙洲。詩人表達了對山水的癡愛與傾慕,他希望用詩句來償還這份債務(wù),但卻發(fā)現(xiàn)找不到恰如其意的詩句,他不斷努力地尋找靈感。只有在晴朗的日子里,他才覺得自己的創(chuàng)作尤為美好,如同桂花盛開,像雷聲作針。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深情與對創(chuàng)作的堅持。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xiàn)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和變化。詩人以竹輿、蒼玉巖、羊腸、燕尾、沙洲等具體形象來描繪山水景色,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詩中的“竹輿啞軋曉煙收”描繪了清晨竹輿在朝霞中行進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蒼玉巖巉萬里秋”則展示了蒼翠的巖石在秋天的美麗,給人一種壯麗、廣闊的感覺。
詩人還表達了自己對山水的癡愛和對創(chuàng)作的追求。他將對山水的傾慕比作欠下的債務(wù),希望能夠用詩句來償還。然而,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找到合適的詩句,于是“覓句無工是不休”,不斷努力尋找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突破口。只有在晴朗的日子里,他才覺得自己的創(chuàng)作更加出色,如同桂花盛開,像雷聲作針,表達了他對創(chuàng)作的熱愛和追求卓越的態(tài)度。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寫和自我表達,展示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創(chuàng)作的堅持。詩中的山水和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融為一體,使整首詩詞具有深厚的詩意。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詩人對山水的癡愛,同時也能夠體會到創(chuàng)作的艱辛和對完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