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友人得館游南康 / 作者:劉過 |
匏大從來速售難,依人高戴誤儒冠。
江南又客諸侯去,梅子愁人四月寒。
半世光陰旋蟻磨,百年舉子上魚竿。
世間多少不平事,盍向廬山靜處看。
|
|
送友人得館游南康解釋: 《送友人得館游南康》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友人離別游南康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人生不如意之事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匏大從來速售難,
依人高戴誤儒冠。
江南又客諸侯去,
梅子愁人四月寒。
半世光陰旋蟻磨,
百年舉子上魚竿。
世間多少不平事,
盍向廬山靜處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人生的深刻體悟。首兩句“匏大從來速售難,依人高戴誤儒冠。”表達了時間的飛逝和人事易變,匏瓜雖然生長迅速,但它的價值卻不被重視,而人們對高高戴起的儒冠卻常常產生錯誤的認識。這種比較傳達了作者對于世事轉瞬即逝、珍貴之物被忽視的感嘆。
接下來的兩句“江南又客諸侯去,梅子愁人四月寒。”描繪了友人離開游南康的場景,將江南地區的客人比喻為諸侯,而梅子則象征著冬季的凄涼之感。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準確地表達了友人離別的傷感之情。
后兩句“半世光陰旋蟻磨,百年舉子上魚竿。世間多少不平事,盍向廬山靜處看。”則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歲月的消逝和對世事不平之事的思考。時間如同旋轉的蟻磨一般耗費了半生,百年的努力也只能讓人舉子登上魚竿,這暗示了人生的艱辛和不易。最后一句則呼喚人們應當遠離塵囂,尋找寧靜的廬山,以更加客觀的態度對待世間的紛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友人離別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呼喚人們應該保持淡泊寧靜的心態,以更加客觀的視角看待世間的不平之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