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靈巖 / 作者:劉過 |
風露凄然八月秋,瘦藤扶我到山頭。
僧居突兀飛鴻上,人跡依稀任鹿游。
舊事已空流水在,閑情都付落花休。
越王未是真嘗膽,計出嬋娟事可羞。
|
|
游靈巖解釋: 《游靈巖》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露凄然八月秋,
瘦藤扶我到山頭。
僧居突兀飛鴻上,
人跡依稀任鹿游。
這是一首以山水為背景的秋日詩詞。詩人在八月的秋天,感受到了凄涼的風露。他身邊的藤蔓雖然瘦弱,卻扶持著他登上山頂。僧人住在突兀的巖石上,看到一只鴻鳥飛過。人類的痕跡稀少,只有鹿自由自在地游蕩。
詩人通過描繪山水景色,表達了秋日的凄涼之感。他所處的環境荒涼而寂靜,人類活動的痕跡稀少,只有自然界的動物在自由自在地行走。這種景象讓詩人產生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閑暇自由的向往。
舊事已空流水在,
閑情都付落花休。
越王未是真嘗膽,
計出嬋娟事可羞。
詩人認識到過去的事情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如同流水一般。他將無憂無慮的閑情都交給了凋零的花朵。這里提到了越王,可能是指古代越國的國君。詩人認為越王并沒有真正品嘗過膽量的滋味,他所計劃的紛爭和歡愛之事都是可恥的。
整首詩詞以山水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和對閑暇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認為人類的紛爭和計劃是可恥的,反而希望能像自然界的動物一樣自由自在地游蕩。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世俗的反思,展現了他獨特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