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次京口賦) / 作者:劉過 |
歸不去。
船泊早春梅渚。
試聽玉人歌白_。
行云無覓處。
翦燭寫詩無語。
漠漠寒生窗戶。
明日短篷眠夜雨。
寶釵留半股。
|
|
謁金門(次京口賦)解釋: 《謁金門(次京口賦)》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船泊早春梅渚。
船只停泊在早春的梅渚。
試聽玉人歌白_。
試聽玉人歌唱,曲調婉轉動人。
行云無覓處。
行云飄逸無法尋覓其所在。
翦燭寫詩無語。
剪滅蠟燭,寫下的詩篇無法表達內心的感受。
漠漠寒生窗戶。
模糊的寒意透過窗戶彌漫開來。
明日短篷眠夜雨。
明天短篷的船只在夜雨中眠著。
寶釵留半股。
寶釵(一種裝飾品)掛在半掩的窗簾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早春時分歸途中的情景。船只停泊在梅渚上,作者試聽玉人歌唱,但心中卻無法找到行云的蹤跡。剪滅了蠟燭,寫下的詩篇卻無法言表內心的感受。窗戶外彌漫著模糊的寒意,明天即將到來,短篷的船只在夜雨中靜靜地等待。在這個情景中,寶釵掛在半掩的窗簾上,似乎寓意著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留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早春時分的景象,通過詩人對船只、歌聲、行云、蠟燭、窗戶和寶釵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種淡雅、凄美的意境。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如梅渚、玉人、行云、燭光和窗戶等,將詩人內心的感受與外在的景物相結合,表達了一種離愁別緒、歸途無期的情感。整首詩以短小的篇幅展現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