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留別辛稼軒) / 作者:劉過 |
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
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
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
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
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
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
莼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
|
|
念奴嬌(留別辛稼軒)解釋: 譯文:
《念奴嬌(留別辛稼軒)》
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
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
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
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
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
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
莼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劉過的《念奴嬌》系列之一,此篇題為《念奴嬌(留別辛稼軒)》。詩中描繪了作者在離別知音辛稼軒之后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表達了知音難得的意境,認為能夠遇到彼此心靈契合的朋友實屬罕見,這種珍貴的友誼難以估量和衡量,作者不知道自己應該留在何處。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只能在功成之后才愿意離開,但他不知道何時才能找到回家的路。這里的"功成"可以理解為實現自己的抱負、成就事業等,只有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他才會考慮回歸故鄉。
詩中還描繪了多景樓和垂虹亭,以及作者在秋雨中的一枕眠。這些景物和情境都烘托出作者的離別之情和無奈之感。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虛名的困惑和對辛苦付出的懊悔。他認為自己辛苦了十年,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虛名和辛苦成了彼此誤解的代價。
然后,詩人表示自己并不是那種能在朝廷上表現出驚人才能的人,也沒有能夠在北闕(指朝廷)上奏賦的機會。他自認為自己匆忙而來到世間,卻只能贏得衣裳的塵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愿,他愿意將珍貴的白璧(寶石)和黃金交給辛稼軒作為朋友的主人,表示自己的心意。最后一句"莼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則表達了詩人在未來歸去的決心和豪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情感細膩,表達了作者對知音友誼的珍視和離別的憂傷,同時也抒發了對虛名的疑問和對辛苦付出的思考。詩中以景物描寫和自我表白相結合,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對未來歸去的堅定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