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劉過 |
弓劍出榆塞,銅槧上蓬山。
得之渾不費力,失亦匹如閑。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
世事沐猴冠。
老子不分別,內外與中間。
酒須飲,詩可作,鋏休彈。
人生行樂,何自催得鬢毛斑。
達則牙旗金甲,窮則蹇驢破帽,莫作兩般看。
世事只如此,自有識鸮鸞。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宋代詩人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弓劍出榆塞,銅槧上蓬山。
弓箭從榆關出發,銅梁上的蓬萊山。
得之渾不費力,失去也無所謂。
得到了東西并不費力,失去了也無所謂。
并不是古人都是對的,也不是現代人都錯。
古代的事情不一定都是正確的,現代的人也不一定都錯。
世事像猴子戴上了冠冕。
人們在世上忙忙碌碌,卻未能分辨內外的區別。
喝酒是必須的,寫詩是可做的,但不要彈奏鋏(一種樂器)。
人生的行樂,為何自己加速了白發的增長。
達到成功時如牙旗和金甲,陷入困境時如破帽的瘸腿驢,不要兩種情況都看作一樣。
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總有能認識鸮鸞(指明理、辨別是非的人)的存在。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詩中通過對比和比喻,展現了生活的無常和復雜性。作者提出了古今人不一定都是對或錯的觀點,主張要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他認為世事如同猴子戴上了冠冕,人們往往無法分辨內外的真相。詩中還提到了人生的行樂與衰老、成功與困境之間的對比,以及對世事的不同看待。最后,作者寄望于世間總會有能夠理解和辨別是非的人存在。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展現出對人生境遇的超脫和對人性的深思。通過對比和比喻,詩中呈現了世事的多變和復雜性,以及人們對真相的模糊認識。詩人以淡泊的態度對待成功和困境,以及內外的差異,表達了對世間事物的超然態度。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明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