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 作者:向滈 |
亂后此身何計是,翠微深處柴扉。
即今雙鬢已如絲。
虛名將底用,真意在鴟夷。
治國無謀歸去好,衡門猶可樓遲。
不妨沉醉典春衣。
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
|
臨江仙解釋: 《臨江仙》是宋代詩人向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亂后此身何計是,
翠微深處柴扉。
即今雙鬢已如絲。
虛名將底用,
真意在鴟夷。
治國無謀歸去好,
衡門猶可樓遲。
不妨沉醉典春衣。
人生行樂耳,
須富貴何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個人遭遇和社會變局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在亂世之后,對于自己的處境感到困惑,不知道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他將自己隱居在僻靜的地方,遠離喧囂,與世隔絕。詩人感嘆自己已經年老,雙鬢已經如絲一般白了,時光的流逝讓他對虛名和功利之事感到無所用心。
然而,詩人認為真正的意義在于追求內心的真正快樂和純粹的情感。他將治理國家的事務看作是無謀無計的,認為回歸平淡的生活更為可取。衡門指的是詩人的家門,樓遲則表示心境寧靜。詩人認為沉醉于春天的美景和優雅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樂趣的思考,他認為人生的樂趣不僅僅在于追求富貴,而是應該更注重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賞析:
《臨江仙》是一首具有濃郁宋代風格的詩詞作品。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表達了對于亂世的無奈和對于虛名和功利的反思。詩中的翠微深處柴扉和衡門猶可樓遲等描寫,展示了詩人退隱山林,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他倡導追求內心真實的感受和純粹的情感,認為人生的樂趣不僅僅在于功成名就,而是應該注重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整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對于個人命運和社會風云的思考,以及對于追求真實快樂和平淡生活的追求。它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態度和哲學思考。這首詩詞既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又有清新的意境,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賞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