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鷓鴣 / 作者:杜安世 |
夜來風雨損余芳。
數片衰紅落檻傍。
媚景背人容易去,半軒飛絮日空長。
從來不信相思切,及至如今倍感傷。
獨立黃昏繡簾外,可堪新月露圓光。
|
|
瑞鷓鴣解釋: 《瑞鷓鴣》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杜安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來風雨削減了余香。
幾片凋謝的紅花飄落在門檻旁。
美景背離了人容易離去,半開的窗戶中飛揚著絮語,白晝漫長而空虛。
從來不相信相思之痛,直到現在倍感傷痛。
獨自站在黃昏的錦簾外,欣賞著新月透露出的圓光。
詩意:
《瑞鷓鴣》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揭示了人事無常和時光流轉的主題。詩人通過描繪風雨過后的凋零花朵、離去的美景以及黃昏時分的寂寞,表達了對光陰易逝、人事易變的感慨和憂傷。詩中表達了對相思之痛的懷疑,但在黃昏時分仍能感受到新月照耀下的美麗光輝,給人以一絲慰藉和希望。
賞析:
《瑞鷓鴣》以簡潔凝練的文字描繪了凋謝的花朵和逝去的美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的主題。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夜來風雨對花朵的影響,營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詩人通過描寫衰落的景象,反襯出人事易逝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相思之痛的懷疑,這種懷疑可以理解為對情感的壓抑和對感情的保護。然而,詩人在獨自站在黃昏的錦簾外時,感受到了新月透露出的圓光,這種美麗與光輝給了他某種慰藉和希望。這種反轉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即使面對逝去的美好和傷感,仍能在黃昏時分找到一線光明和美麗。
總體而言,《瑞鷓鴣》通過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詞句,凝練地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易逝的主題,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詩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更加生動和感人。同時,詩人在詩末給予了一絲慰藉和希望,為讀者帶來一絲溫暖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