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棲梧 / 作者:杜安世 |
任在蘆花最深處。
浪靜風恬,又泛輕舟去。
去到灘頭遇儔侶。
散唱狂歌魚未取。
不把身心干時務。
一副輪竿,莫笑閑家具。
待擬觀光佐明主。
將甚醫他民病苦。
|
|
鳳棲梧解釋: 《鳳棲梧》是宋代作者杜安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棲梧
任在蘆花最深處。
浪靜風恬,又泛輕舟去。
去到灘頭遇儔侶。
散唱狂歌魚未取。
不把身心干時務。
一副輪竿,莫笑閑家具。
待擬觀光佐明主。
將甚醫他民病苦。
中文譯文:
鳳凰停棲在最深的蘆花中。
波瀾平靜,微風和煦,輕舟漂蕩而去。
到了灘頭遇見了伴侶。
隨意散唱狂歌,魚卻未能捕獲。
不去關心身心忙碌的事務。
一副車輪竿,別嘲笑它是閑置的家具。
等待著擬定政策,輔佐明主。
為了治愈那些民眾的病痛,我該做些什么呢?
詩意和賞析:
《鳳棲梧》以自由閑逸的心境描繪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對社會責任的思考。詩中的鳳凰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追求,停棲在深處的蘆花中,表達了作者追求獨立自由、不受世俗束縛的愿望。詩人通過描繪波瀾平靜、風和日麗的自然景象,表達了對寧靜舒適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輕舟和灘頭遇儔侶,展現了作者自由行動、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態度。散唱狂歌,魚未取,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功利的漠視,追求內心的自由和享受,而非追求物質的擁有。同時,詩中的一副輪竿,莫笑閑家具,表達了作者對于常人眼中閑散生活的坦然態度,不以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來衡量生活的價值。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社會責任的思考。待擬觀光佐明主,將甚醫他民病苦。作者意識到自己作為一位有才能的人,應當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關注社會的疾苦,并尋求解決之道。這展示了作者對于社會公益和為人民謀福祉的責任感和擔當。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自由閑逸生活的向往,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束縛的超越,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于社會責任和為人民謀福祉的思考與擔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