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漢月 / 作者:杜安世 |
紅杏一枝遙見。
凝露粉愁香怨。
吹開吹謝任春風,恨流鶯、不能拘管。
曲池連夜雨,綠水上、碎紅千片。
直擬移來向深院。
任凋零、不孤雙眼。
|
|
憶漢月解釋: 《憶漢月》,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杜安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杏一枝遙見。
凝露粉愁香怨。
吹開吹謝任春風,
恨流鶯、不能拘管。
譯文:
遠處看見一枝紅杏。
凝結的露水,粉紅的憂愁,香氣中帶有怨恨。
隨著春風的吹拂,花開花謝,
悲傷的鶯兒無法被束縛。
曲池連夜雨,
綠水上、碎紅千片。
直擬移來向深院,
任凋零、不孤雙眼。
譯文:
曲池中連綿的夜雨,
綠水上漂浮著千片碎紅。
我想直接將它們移植到深院中,
讓它們自由凋零,不再孤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花朵、春風和雨水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自由的向往之情感。
首先,紅杏和凝露代表了春天的氣息和美麗的花朵。紅杏的遙遠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遠方事物的思念之情。凝露粉愁香怨的描寫則體現了花朵的柔弱和脆弱,以及花的凄美與無奈。
其次,春風的吹拂使得花開花謝,流鶯的歌聲也無法被束縛。這里的春風和鶯兒可以被視為人生中的變動和自由,而詩人則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和對束縛的不滿。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曲池和夜雨,以及碎紅漂浮在綠水上的景象。這些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層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孤獨。然而,作者仍然希望將這些美麗的景物帶到深院中,讓它們自由地凋零,不再孤單。這種愿望可以被視為對自由、獨立和自我表達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對自由的向往以及對束縛的不滿。通過花朵、春風和雨水的形象,詩人傳達了他內心的情感,并表達了對美麗和自由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