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鬘(秋) / 作者:朱淑真 |
秋聲乍起梧桐落。
蛩吟唧唧添蕭索。
_枕背燈眠。
月和殘夢圓。
起來鉤翠箔。
何處寒砧作。
獨倚小闌干。
逼人風(fēng)露寒。
|
|
菩薩鬘(秋)解釋: 《菩薩鬘(秋)》是宋代朱淑真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聲乍起梧桐落。
秋天的聲音突然響起,梧桐樹的葉子紛紛落下。
蛩吟唧唧添蕭索。
蟋蟀嘶鳴聲聲,增添了凄涼寂寞的氣氛。
_枕背燈眠。月和殘夢圓。
半枕靠在背上,躺在床上入眠。月亮和殘存的夢境一起圓滿。
起來鉤翠箔。何處寒砧作。
起身拉開窗簾,鉤起翠綠的簾幕。在何處傳來寒冷的蟋蟀聲?
獨倚小闌干。逼人風(fēng)露寒。
獨自倚靠在小門前的門扇上,刺人的寒風(fēng)和露水逼人。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dá)了孤寂凄涼的情感。作者通過描繪梧桐樹的葉落、蟋蟀的鳴叫聲和寒冷的風(fēng)露,將秋天的寂寥與詩人的心境相融合。詩中的主人公在寒冷的秋夜中獨自倚靠在小門前,感受著風(fēng)露的侵襲,情感上也變得孤獨和凄涼。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刻畫,表現(xiàn)出作者內(nèi)心的孤獨和凄涼情感。讀者在品味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寂寥和詩人的心境,體味到孤獨與凄涼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