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二首催雪) / 作者:朱淑真 |
冬晴無雪。
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飛墮地,留在廣寒宮闕。
云欲同時,霰將集處,紅日三竿揭。
六花翦就,不知何處施設(shè)。
應(yīng)念隴首寒梅,花開無伴,對景真愁絕。
待出和羹金鼎手,為把玉鹽飄撒。
溝壑皆平,乾坤如畫,更吐冰輪潔。
梁園燕客,夜明不怕燈滅。
|
|
念奴嬌(二首催雪)解釋: 《念奴嬌(二首催雪)》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朱淑真。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冬天晴朗,但沒有下雪。天空似乎不愿意下雪,也不是因為天工不巧。雪花不會隨意飄落在地上,而是停留在廣寒宮闕(月宮)。云彩似乎要同時出現(xiàn),雹將要集結(jié)的地方,紅日升起三竿(指早上的太陽)。六朵花被剪成形狀,不知道擺放在哪里。應(yīng)該想起隴首(指隴西地區(qū))的寒梅,花開卻沒有伴侶,對著景色真的感到絕望。等著出來的熱湯和金鼎的手,撒下玉鹽。溝壑都變得平坦,天地如同畫卷,還吐出了潔白的冰輪。梁園中的燕子,夜晚明亮,不怕燈滅。
這首詩借助冬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孤獨和無奈。作者用冬天沒有下雪的景象來隱喻自己沒有得到心中所期待的事物,如同天空不愿意下雪一樣,作者的內(nèi)心也未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詩中的寒梅孤芳、紅日升起等描寫,進一步增強了孤獨的氛圍。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堅強和樂觀,如燕子夜晚明亮不怕燈滅,表達了作者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希望和勇氣的態(tài)度。
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時,通過對孤獨和堅強的描寫,反映了宋代文人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和悲苦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