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 / 作者:盧祖皋 |
人寂寞。
簾外翠陰如幄。
團扇藤床花間錯。
雨邊殘夢覺。
翠淺粉銷香薄。
臨鏡不堪梳掠。
新恨悠悠無處托。
棋聲閑院落。
|
|
謁金門解釋: 《謁金門》是宋代文人盧祖皋創(chuàng)作的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金門邊的寂寞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來到金門,人寂寞。
簾外翠陰像帷幕。
團扇、藤床、花朵錯落。
雨邊,殘夢醒來。
翠色淺淡,粉色銷香薄。
對鏡不堪梳理頭發(fā)。
新的悲傷無處傾訴。
院子里傳來棋聲,寧靜而空曠。
詩意:
《謁金門》通過描繪金門邊的一處景色,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和寂寞之情。詩中以翠色、粉色等細膩的描寫手法,展示了自然環(huán)境的美麗和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詩人通過對帷幕、團扇、藤床、花朵等元素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安靜而寂寞的境地。雨邊的殘夢覺醒、翠淺粉銷的描寫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感。詩人無處傾訴新的悲傷,只能聽聞院子里傳來的棋聲,這種寧靜的聲音與詩人的寂寞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賞析:
《謁金門》以簡潔而精致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之情。詩中的意象描寫細膩而富有感染力,給人以清幽的感覺。簾外的翠陰、藤床上的花朵、殘夢覺醒的情景,都展現(xiàn)出了一種靜謐而凄美的氛圍。翠淺粉銷的描寫則加深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感和無奈之情。整首詩以孤寂的情調(diào)貫穿始終,通過對寂寞環(huán)境和內(nèi)心情感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的心境。
詩中的棋聲成為了一種對比元素,突出了詩人的孤獨感。棋聲傳來時,整個院子顯得更加安靜而空曠,與詩人的寂寞形成了對比。這種對比強化了詩中的孤獨情緒,也讓讀者在安靜寧謐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更加深刻的孤寂。
《謁金門》通過對景物描寫的細膩描繪和情感的渲染,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寂寞和孤獨之情。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共鳴,同時也讓人思考寂寞與安靜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人在孤獨中的內(nèi)心世界。整首詩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使得讀者在靜謐的氛圍中沉浸于詩人的內(nèi)心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