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橋仙(菊) / 作者:盧祖皋 |
寒叢弄日,寶鈿承露,籬落亭亭相倚。
當年彭澤未歸來,料獨抱、幽香一世。
疏風冷雨,澹煙殘照,日日重陽天氣。
帽檐已是半欹斜,問甕里、新篘熟未。
|
|
鵲橋仙(菊)解釋: 《鵲橋仙(菊)》是宋代詩人盧祖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秋日菊花的美景,以及詩人對往事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寒叢弄日,寶鈿承露,
籬落亭亭相倚。
當年彭澤未歸來,
料獨抱、幽香一世。
疏風冷雨,澹煙殘照,
日日重陽天氣。
帽檐已是半欹斜,
問甕里、新篘熟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菊花為主題,通過描繪細膩的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首兩句“寒叢弄日,寶鈿承露”描繪了早晨的景象,寒冷的秋風中,菊花在陽光下閃爍著寶石般的光芒,葉子上沾滿了清晨的露水。
接下來的兩句“籬落亭亭相倚。當年彭澤未歸來,料獨抱、幽香一世”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思念。籬落中的菊花挺拔而嬌美,彼此依偎倚靠,仿佛在述說著往昔的故事。詩人回憶起曾經在彭澤的歲月,那時的彭澤未歸,而他卻孤獨地懷抱著那幽香的回憶,一生難以忘懷。
接下來的兩句“疏風冷雨,澹煙殘照,日日重陽天氣。帽檐已是半欹斜,問甕里、新篘熟未”表達了時光流轉和歲月更迭的感慨。冷風和細雨中,菊花依然傲立,而淡淡的煙霧和余暉則襯托出重陽節的氣氛。詩人感嘆時光飛逝,他的帽檐已經斜了一半,詢問甕中的新篘是否成熟,實際上是在暗喻自己的年華已逝,而新一代的人們是否已經準備好接過他的衣缽。
《鵲橋仙(菊)》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秋日菊花的美麗景象,通過表達詩人對往事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展現了對人生和歲月的深刻思考。詩中的菊花象征著堅強和美麗,而詩人則以菊花為媒介,表達了對愛情、親情和生命意義的思索。整首詩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現了詩人深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