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常引(趨省聞桂偶成) / 作者:盧祖皋 |
夢回金井卸梧桐。
嘶馬帶疏鐘。
草面露痕濃。
漸薄袖、清寒暗通。
天低絳闕,云浮碧海,殘月尚朦朧。
吹面桂花風。
峭不似、紅塵道中。
|
|
太常引(趨省聞桂偶成)解釋: 《太常引(趨省聞桂偶成)》是宋代盧祖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夢回金井卸梧桐。
嘶馬帶疏鐘。
草面露痕濃。
漸薄袖、清寒暗通。
天低絳闕,云浮碧海,殘月尚朦朧。
吹面桂花風。
峭不似、紅塵道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寂靜而寒冷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紅塵世界的追求與超越。
賞析:
詩的開頭"夢回金井卸梧桐"是一個引子,意味著詩人陷入了一種夢幻的狀態。"金井"指的是傳說中的仙境,"卸梧桐"表示擺脫塵世之累。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幅冷寂的景象,"嘶馬帶疏鐘"描繪了遼闊的原野上孤寂的馬嘶聲和鐘聲。"草面露痕濃"表現了清晨的露水和草地上的痕跡,凸顯了清寒的氛圍。"漸薄袖、清寒暗通"表達了詩人孤獨清寒的心境,與這個冷寂的景象相呼應。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天空和大自然的景色。"天低絳闕,云浮碧海,殘月尚朦朧"描繪了天空低垂,云霧繚繞,殘月隱約可見,給人一種幽遠而神秘的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吹來了桂花的香風。"吹面桂花風"表現了桂花香氣的清新和沁人心脾的感覺。
最后兩句"峭不似、紅塵道中"則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對紅塵的追求。"峭不似"表示對現實世界的冷峭不滿,"紅塵道中"則指的是人世間的繁華喧囂。整首詩通過對冷寂景象的描繪和對紅塵世界的反思,表現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超脫的渴望。
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寒冷而孤寂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疏離和對超越的追求,體現了宋代文人的超脫情懷和對紅塵世界的批判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