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 作者:盧祖皋 |
六鶴飛來松帳曉,菊遲梅早年光。
西池移宴到萱堂。
笙簫清弄玉,環佩暖回香。
未問誥花金五色,新來樂事難量。
雙添雛鳳趁稱觴。
爭書八十字,分抱彩衣旁。
|
|
臨江仙解釋: 《臨江仙》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盧祖皋。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只鶴飛來,松帳中黎明。
菊花遲,梅花早,歲月的光輝。
西池移宴到萱堂。
笙簫聲清脆,玉簪環佩散發溫暖的芬芳。
未曾賞識過那五彩的誥花,
新的快樂事物無法用言語來衡量。
兩只雛鳳加入慶祝,
爭取用八十個字的對聯,
分別擁抱著彩色的衣裳。
詩意:
《臨江仙》描繪了一個和諧美好的景象,展現了宋代時期江南地區春日的生活和氛圍。詩中通過描寫鶴、松、菊、梅等元素,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的變化。詩人通過移宴的場景,描述了人們歡聚一堂的喜慶氛圍。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快樂事物的享受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
賞析:
《臨江仙》通過描繪春日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的美妙和人們的歡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色彩,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愉悅感受。鶴、松、菊、梅等景物代表了春天的元素,以及歲月的流轉和變化。移宴的場景則展現了人們歡聚一堂、共享快樂的情景,給人一種溫馨和喜慶的感覺。
詩中還有一些象征意義的描寫,如誥花、雛鳳和彩衣等,這些形象豐富了詩歌的意境。詩人通過對誥花的提及,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遺憾和無法言說的感嘆。雛鳳的加入和對聯的書寫則象征了歡慶和吉祥。彩衣則給人一種絢麗多彩的感覺,增添了詩歌的喜慶氛圍。
整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人們的歡樂心情,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快樂時光的珍惜之情。同時,這首詩詞也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獨特觀察和嫻熟的描寫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