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 作者:陳與義 |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
|
臨江仙解釋: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解讀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詠《楚詞》酬午日,
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
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
戎葵凝笑墻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
今夕到湘中。
詩意解讀:
這首詩是為了回應午日時高詠《楚詞》而寫的。詩人感慨時光匆匆,像是一陣陣微風吹過。他提到榴花的顏色并不如舞裙的紅色那樣艷麗,表達了他對紅顏薄命的思念。然而,這種情感卻無人理解,只有歌聲結束后簾子間飄蕩的風可以感受到。
詩人接著表達了自己在世事中歷經痛苦,感嘆歲月的流逝,自己也逐漸老去。他提到了戎葵(一種花卉)在墻的東邊凝笑,暗示著他對曾經的輝煌和苦難的回憶。他提到與去年相同的酒杯深淺,暗示著他對過去時光的懷念。
最后,詩人試著將心中的思念傾瀉到橋下的水中,寄托了自己對湘江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己對高詠《楚詞》的回應開始,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紅顏薄命的痛惜。詩中的意象鮮明,通過榴花和舞裙的比較,描繪了紅顏的美麗和短暫。詩人的孤獨和無人理解的情感在最后兩句中得到了體現,歌聲結束后,只有飄蕩的風能感受到他的情感。
詩人通過戎葵的凝笑和酒杯深淺的提及,表達了自己對過去時光和往事的懷念。最后,他試圖將自己對湘江的思念傾瀉到橋下的水中,表現了他對故鄉的眷戀。
整首詩情感深沉,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對過去輝煌和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對紅顏、往事和故鄉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使讀者在感嘆時光流轉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對美好過去的懷念和對故鄉的深情厚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