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 / 作者:陳與義 |
窮臘見三白,江南無舊聞。
天上春已暮,盡日花繽紛。
平生雖畏寒,遇雪心所欣。
擁裘未敢出,投隙致殷勤。
窗戶忽相照,川陵已難分。
二儀有巨麗,老我不能文。
高吟黃竹詩,薄暮心無垠。
浮屠似玉筍,突兀倚重云。
|
|
雪解釋: 《雪》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窮臘見三白,
江南無舊聞。
天上春已暮,
盡日花繽紛。
平生雖畏寒,
遇雪心所欣。
擁裘未敢出,
投隙致殷勤。
窗戶忽相照,
川陵已難分。
二儀有巨麗,
老我不能文。
高吟黃竹詩,
薄暮心無垠。
浮屠似玉筍,
突兀倚重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陳與義在冬天看到雪的情景和他的內心感受。他說冬天的最后一個月窮臘,他第一次見到了三種白色:天上白云、地上的白雪和江南的白霧。他表示在江南的人們很少見到雪,這是一個不常有的景象。雖然春天已經快要結束了,但整個白天都被花朵的盛開所充滿。雖然陳與義平時害怕寒冷,但當他遇到雪時,他的內心卻感到欣喜。他擁著厚厚的衣裘,沒有勇氣走出去,但通過窗戶他仍然可以欣賞到雪的美景。他覺得窗戶和川陵(指江南地區的山川)之間的景色如此相似,以至于難以分辨。陳與義認為這種景色壯麗絕倫,但他自己卻無法表達出來。他高吟著黃竹詩,心中的情感如同黃竹一般廣闊。他將遙遠的浮屠比作玉筍,高聳入云,突兀而莊嚴。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雪景,展示了陳與義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內心的感受。他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冬天的景象,表達了對雪的喜愛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通過對窗戶和川陵景色的對比,他展示了自然界和人類的和諧共生。陳與義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聯結,通過黃竹和浮屠的意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豁達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整首詩詞意境清新,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以及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