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叔盎畫馬次韻 / 作者:蘇軾 |
天驥德力備,馬外龍麟中。
皇天不遺言,兀與圖畫同。
駑駘飽官粟,未受一洗空。
十駕均一至,何事籋云風。
|
|
和叔盎畫馬次韻解釋:
《和叔盎畫馬次韻》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馬德行備,馬外有龍麟。皇天不吝賜福,使畫馬與真馬相同。駑駘馬吃著官糧,卻未曾洗過一次。十輛馬都一樣出色,為何被羞辱于云風之下。
詩意:
這首詩以畫馬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于畫馬藝術的贊美和對現實馬匹的憤懣之情。蘇軾在詩中描述了畫馬的卓越之處,將畫馬與真馬相提并論,并暗示畫馬可以超越現實中的馬匹。他對于現實中的馬匹質量不佳、未得到應有的待遇感到不滿,并諷刺那些只顧功利而忽視馬匹品質的官員。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畫馬藝術的崇敬和對現實馬匹質量的批評。詩中的"天馬德行備"和"馬外有龍麟"形象地描繪了畫馬的卓越之處,使讀者感受到畫馬的神奇和美麗。而"皇天不吝賜福"的句子則表達了作者對于畫馬能夠超越現實的期望和贊美。接下來的幾句中,蘇軾以"駑駘"來指代現實中的馬匹,暗示它們質量低劣,且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駑駘馬吃著官糧,卻未曾洗過一次"一句則直指官員只顧自身利益,忽視對馬匹的照顧和培養。最后的"十輛馬都一樣出色,為何被羞辱于云風之下"是對現實中對馬匹質量的不公正對待的諷刺和憤懣之情的發泄。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畫馬藝術的推崇和對現實中馬匹質量的不滿,既贊美了畫馬的藝術價值,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社會現實的關切。這首詩具有鮮明的意境和批判現實的意味,展示了蘇軾的獨特藝術觀和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