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雨 / 作者:陳與義 |
秦望山頭云,昨日鸞鳳舉。
冥冥萬里風,淅淅三更雨。
小臣知君憂,起坐聽檐語。
風力有去來,龍工雜文武。
燈花識我意,一笑相媚嫵。
泥翻早朝路,瀰瀰光欲吐。
郁然蒼龍闕,佳氣接南畝。
千官次第來,豫色各眉宇。
記各以短篇,不工還自許。
|
|
喜雨解釋: 《喜雨》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望山頭云,
昨日鸞鳳舉。
冥冥萬里風,
淅淅三更雨。
小臣知君憂,
起坐聽檐語。
風力有去來,
龍工雜文武。
燈花識我意,
一笑相媚嫵。
泥翻早朝路,
瀰瀰光欲吐。
郁然蒼龍闕,
佳氣接南畝。
千官次第來,
豫色各眉宇。
記各以短篇,
不工還自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雨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雨水的喜悅之情,并通過雨后的景色展現了朝廷的繁榮和欣喜。
賞析:
《喜雨》以描繪雨后景象為主線,通過景物描寫展示了秋天的風景和人們的歡喜之情。首兩句“秦望山頭云,昨日鸞鳳舉”描繪了云彩在山頭上的飄動,預示著雨水的到來。接著描述了萬里風吹拂和三更時的細雨聲,給人以淅淅瀝瀝的感覺。接下來,作者自稱為小臣,表達了自己對君主的關切之情,起來坐著聆聽屋檐上的雨聲。詩中也描繪了風力的變化和龍工(指君主)忙碌的景象,顯示了朝廷的繁榮和興旺。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繪了燃著燈花的景象,燈花寓意著君主對自己的了解和喜愛,而作者則以一笑相答,表達了自己的回應。接著描述了泥土被翻動的早朝路,光芒欲吐,意味著朝廷的光輝和繁榮。最后兩句“郁然蒼龍闕,佳氣接南畝。千官次第來,豫色各眉宇。”則表達了朝廷中各級官員積極前來報到的喜慶氛圍,每個人的面容都洋溢著喜悅之情。最后的兩句“記各以短篇,不工還自許?!眲t是作者自謙之詞,表示自己只能寫一些短小的詩篇,但還是滿足于自己的創作。
《喜雨》以細膩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雨水的喜悅之情,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示了朝廷的繁榮和欣喜。整首詩詞用詞簡練、形象生動,善于運用意象和比喻,給人以美好的視覺和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