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 / 作者:陳與義 |
巨源邦之棟,急士如拾珍。
定知柳下鍛,遠勝崔史陳。
絕交雖已隘,益見叔夜真。
士要雖衣食,求仁今得仁。
釋之與王生,盛美俱絕倫。
吾評竹林詠,未可少若人。
|
|
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陳與義所作的《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之一。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
巨源邦之棟,急士如拾珍。
定知柳下鍛,遠勝崔史陳。
絕交雖已隘,益見叔夜真。
士要雖衣食,求仁今得仁。
釋之與王生,盛美俱絕倫。
吾評竹林詠,未可少若人。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
大家國家的棟梁,急需的士人如拾取珍寶。
定當知柳下親自鍛煉,遠勝過崔、史、陳等人。
雖然交往已受到限制,卻更能見到叔夜真實的品性。
士人雖然追求衣食,如今也得到了追求仁義的機會。
與釋之、王生相比,他們的美德都是絕倫的。
我評價竹林的詠史,不可少于其他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陳與義給陳國佐和胡元茂寫的示詩,表達了對這兩位朋友的贊賞和鼓勵。詩中以"巨源邦之棟"來形容陳國佐和胡元茂,意指他們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對國家有重要貢獻。"急士如拾珍"表達了他們的才華和價值就像珍寶一樣被人們急切地需要和珍視。
接下來,詩人提到自己對陳國佐和胡元茂的評價遠勝過當時的崔、史、陳等人,意味著他認為陳國佐和胡元茂的才能和品德更勝一籌。雖然他們的交往受到限制,但詩人認為這種限制更能顯示出他們真實的品性,即使面臨困境,他們仍然堅持追求仁義。
最后,詩人將陳國佐和胡元茂與釋之、王生相提并論,認為他們的美德都是絕倫的,彰顯了他們的高尚品質。詩人自稱評價竹林詠史,表示自己對陳國佐和胡元茂的評價不亞于其他人。
這首詩詞通過褒揚陳國佐和胡元茂的品德和才華,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贊賞和鼓勵,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仁義和高尚品質的崇尚。整首詩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贊美和自己評價的謙虛態度,展現了宋代儒家思想中崇尚仁義和珍視人才的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