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雨書事 / 作者:陳與義 |
風伯方安臥,云師亦少饕。
氣連河漢潤,聲到竹松高。
老雁猶貪去,寒蟬遂不號。
相悲更相識,滿眼楚人騷。
|
|
連雨書事解釋: 詩詞:《連雨書事》
朝代:宋代
作者:陳與義
風伯方安臥,
云師亦少饕。
氣連河漢潤,
聲到竹松高。
老雁猶貪去,
寒蟬遂不號。
相悲更相識,
滿眼楚人騷。
中文譯文:
風之神風伯正在安靜地躺著,
云的師傅也不再貪吃。
氣息連通河漢,滋潤萬物,
聲音傳達到竹林松林的高處。
老雁仍然貪婪地追求遠行,
寒蟬于是不再鳴叫。
相互悲傷,更能相互了解,
眼中充滿了楚國的才子風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寂靜而悠遠的景象,通過對風、云、氣息和聲音的描繪,表達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生機。風伯和云師作為自然界的神靈,也體現了他們對于平靜和節制的追求,不再貪婪和浮躁。
詩中的氣息連通河漢,滋潤萬物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繁榮。聲音傳達到竹林松林的高處,傳遞著自然界的和諧之音,使人感受到一種靜謐和安寧。
詩中的老雁和寒蟬的描寫,反襯出大自然的變化和季節的流轉。老雁貪婪地追求遠行,寒蟬則因為寒冷而不再鳴叫,這些細節突出了大自然的移軸和變幻。
最后,詩人描述了相互悲傷和相互了解的情景,滿眼是楚國的才子風采。這里可能表達了詩人對于楚國文化的鐘愛和對于楚國才子的贊美,也體現了作者對于情感共鳴和理解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靜謐和生命的律動,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和人情的感悟。通過對自然景象和情感的交織,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文人對于自然與人文的融合和共生的理解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