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音歌 / 作者:陳與義 |
金章笑鶉衣,玉堂陋茅茨。
石火不須臾,白駒隙中馳。
絲鬢那可避,會當來如期。
竹固不如肉,飛觴莫辭速。
匏竹且勿喧,聽我歌此曲。
土花玩四時,未覺有榮辱。
革木要一聲,好異乖人情。
木公不可待,且復舉吾觥。
|
|
八音歌解釋: 《八音歌》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章笑鶉衣,
玉堂陋茅茨。
石火不須臾,
白駒隙中馳。
絲鬢那可避,
會當來如期。
竹固不如肉,
飛觴莫辭速。
匏竹且勿喧,
聽我歌此曲。
土花玩四時,
未覺有榮辱。
革木要一聲,
好異乖人情。
木公不可待,
且復舉吾觥。
詩意:
《八音歌》通過描繪金章、笑鶉衣、玉堂、陋茅茨等形象,展示了士人不計較物質貧富、追求內心自由的態度。詩中表達了對人生短暫和物質世界無常的思考,強調了與世無爭、追求自我價值的精神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詩中使用了一系列對比的意象,如金章與笑鶉衣、玉堂與陋茅茨、石火與白駒、竹與肉、土花與榮辱等,通過對比,突出了物質與精神、虛榮與平淡之間的對立。詩人以金章和笑鶉衣所代表的高低貴賤,表現出對社會地位的無所謂態度;以玉堂和陋茅茨所代表的富貴與貧苦,表現出對物質生活的超脫態度。
詩中提到的石火和白駒,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短暫和世事的變遷,強調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絲鬢不可避,會當來如期,傳達了對命運的順從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的后半部分,以竹和肉、土花和榮辱的對比,表達了對物質享受的淡泊態度。詩人呼吁不要妄自尊大,不要過分追求物質享受,而是應當安靜地聆聽他的歌曲。
最后兩句“革木要一聲,好異乖人情。木公不可待,且復舉吾觥。”表達了對現實社會乖戾和虛偽之風的不滿,呼喚真誠和純粹的人情。詩人以木公為象征,呼吁不應遲延,而是要及時舉起酒杯,表達自己真摯的情感。
《八音歌》以簡練的語言、對比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達了對物質世界的超脫和對精神追求的呼喚,展示了陳與義的獨特思想和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