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后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 / 作者:陳與義 |
入山從此不須深,君子亭中人不尋。
青竹短籬園晝靜,梅花兩樹照春陰。
|
|
火后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解釋: 《火后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是宋代詩人陳與義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進入山中無需深入,
君子亭中的人無需尋覓。
青竹短籬圍住的庭園白天靜謐,
兩株梅花映照著春天的陰影。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陳與義對于寧靜、淡泊的生活態度的贊美。詩中的"山"象征著自然的原野,而"君子亭"則是一座小亭子,象征著清凈的心靈。詩人借景抒發了對于遠離塵囂、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之情。他認為進入山中,無需深入,因為在山的深處反而可能會迷失自己。而在君子亭中,不需要去尋找,因為那里的人已經具備了高尚的品德和風度。詩人描繪了亭中青竹、短籬和梅花,以靜謐的景象烘托出君子亭的寧靜和雅致。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于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高尚品德的贊美。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山與君子亭、深入與不需尋找、晝靜與春陰等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染力。青竹、短籬和梅花等形象生動,展示了作者對于細節的觀察力和描寫技巧。整首詩詞既展示了自然景觀的美麗,又凸顯了人文情感的高尚,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