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岳道中 / 作者:陳與義 |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緣。
避兵徑度吾豈忍,欲雨還休神所憐。
世亂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覺水潺湲。
非無拄杖終傷老,負此名山四十年。
|
|
衡岳道中解釋: 《衡岳道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客原耕衡岳田,
偶得來游也是緣。
避兵戰地我不愿,
神明眷顧雨停懸。
世間紛亂松柏依然,
村落空蕩水潺湲。
雖然年歲不饒情,
背負名山四十年。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陳與義在衡岳道中的心境和感受。他是一個野客,本來是農民,但因為一些機緣和緣分,他得以到衡岳游玩。他不愿意在兵戰之地逗留,希望和平安寧。他相信神明的保佑,使得雨停了下來。盡管世間紛亂,但松柏依然挺立,村落空曠,水聲悠揚。盡管年歲已經不再年輕,但他仍然背負著名山的榮譽已經四十年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衡岳的熱愛和對和平安寧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戰爭和動蕩的世界與衡岳的寧靜和美麗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通過表達自己的心境,展現了對名山的敬重和對歲月的感慨。雖然年歲已經不再年輕,但他仍然懷揣著對名山的熱情,堅持背負著名山的榮譽。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對和平與寧靜的向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