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岳道中 / 作者:陳與義 |
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飛蓋。
朅來巖谷游,卻在浮云外。
|
|
衡岳道中解釋: 《衡岳道中》是宋代陳與義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城中遠望衡山的情景,看到浮云如飛蓋般覆蓋在山上,然后他來到山谷中漫游,卻發現自己無法進入那飄浮的浮云之外。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城中望衡山,
浮云作飛蓋。
朅來巖谷游,
卻在浮云外。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衡山的景色的觀察和感受。城中望衡山,他看到山頂上漂浮著一片片浮云,如同飛蓋一般,給整個山景增添了一種神秘而壯麗的氛圍。接著,他來到了山谷中游玩,但卻發現自己無法進入那片飄浮的浮云之外,仿佛這片浮云是一個無法觸及的界限,使他感到無限遙遠。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衡山景色的觀察和內心的感受,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觀的敬畏和對人與自然界距離的思考。通過浮云的比喻,詩詞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隔閡和無法逾越的界限,同時也呈現了人們對自然界壯麗景色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把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意境的感受。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凝練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衡山景色的贊美和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思索,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詩詞的詩意在于通過描繪山中的浮云,抓住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與隔閡,使讀者在閱讀中沉思人與自然的關系,體味自然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