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齋 / 作者:陳與義 |
雖愧荷鉏叟,朝來亦不閑。
自剪墻角樹,盡納溪西山。
經行天下半,送老此途間。
日暮煙生嶺,離離飛鳥還。
|
|
山齋解釋: 《山齋》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山齋中的生活情景,表達了他對平凡生活的領悟和感慨。
詩詞中文譯文如下:
雖愧荷鉏叟,朝來亦不閑。
盡納溪西山,自剪墻角樹。
經行天下半,送老此途間。
日暮煙生嶺,離離飛鳥還。
詩意和賞析:
《山齋》一詩以簡潔明快的詞句,展現了作者對山齋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人自稱“荷鉏叟”,即指自己是個務農的老年人,雖然自愧才能有限,但他仍然樂此不疲地迎接新的一天。他在清晨起來后,不閑散地度過,而是主動去做一些事情。他修剪墻角旁的樹木,使山齋更加整潔美觀。他還積極地融入自然,將溪水和西山完全納入自己的生活中。
詩中的“經行天下半,送老此途間”表達了詩人曾在年輕時遠行,游歷過大半個天下,現在他已經年老,但依然堅持在這條路上前行,將生命的最后時光奉獻給了山齋生活。這種堅持和執著令人感動,彰顯了詩人對自己選擇的自豪和對生活的熱愛。
詩的末兩句“日暮煙生嶺,離離飛鳥還”,通過描繪傍晚時分的景象,表達了離別的情感。煙霧彌漫在山嶺之間,暗示著天色漸晚,而飛鳥也開始歸巢,象征著離別的時刻已經到來。詩人在寫景的同時,也抒發了對離別的哀愁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勾勒出作者在山齋中的安詳生活,以及對樸素生活的領悟和珍視。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心境,詩中蘊含了對自然的熱愛、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生命的堅守和執著。這首詩展現了一種平淡中的深刻,讓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