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節臨三月莫,何須人恨五更風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自是節臨三月莫,何須人恨五更風”是出自《唐寅》創作的“和石田先生落花詩《二》”,總共“4”句,當前“自是節臨三月莫,何須人恨五更風”是出自第2句。
“自是節臨三月莫,何須人恨五更風”解釋: 這首詩出自明代著名文人唐寅(字伯虎)之手,是他創作的一系列《落花詩》中的一部分。這些詩歌通常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深刻思考。 “自是節臨三月莫,何須人恨五更風”這句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時節已經到了暮春(即三月末),桃花和杏花都已凋零,這是自然規律使然,并不需要人為地去怨恨那凌晨時分吹來的冷風。這里的“五更風”指的是清晨的寒風,它象征著時間無情地流逝以及季節變換帶來的不可避免的變化。 唐寅在這句詩中傳達了一種超脫的態度:面對自然界中的變化和生命的消逝,人們不必過于悲傷或抱怨,因為這些都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這種思想反映了作者對于生命無常、世事變遷的深刻認識與豁達態度。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整體來看,《落花詩》系列作品中蘊含著唐寅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哲理思考,通過描繪春天花朵凋零的情景來寄托他對人生短暫及世間萬物更迭不息的感慨。
查看完整“自是節臨三月莫,何須人恨五更風”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自是節臨三月莫,何須人恨五更風 的上一句
下一句:自是節臨三月莫,何須人恨五更風 的下一句
|
|